
金风送爽,在江苏苏州东山半岛西南侧滨湖的西大圩池塘带翻乐股,碧波泛花,群鸟纷飞,与池塘中劳作的工人们互相交融,形成了一道道动静相宜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景线。
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的东、西大圩于上世纪50年代围湖造田而成,80、9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后,开始农业产业转型升级,逐渐改造为鱼塘和蟹塘。2019年底,东山镇完成东、西大圩标准化池塘改造,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。
2025年1月,东山镇本土企业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承租下西大圩3433亩养殖区域,打造“东山镇现代渔业高标准示范园”项目。经过两个多月的环境整治和塘口改造后,园区于2025年3月开始投放长江原种蟹苗,于6月开始套养太湖1号虾及青虾。截止到10月翻乐股,园区70%面积已完成升级改造并投产。
园区坚持“以‘工业+生态’来激活现代农业”的思维,在3000余亩区域内,日常工作人员有80人,丰收时最多有150人左右,大多为本地有养殖经验的渔民,为推动上岸渔民转产就业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。
在这里,随处可见自动化水质监测仪、水位监控器、增氧水车、投喂无人机等现代化智能设备。“我们突出数字信息、智慧管理,采取低密度、高质量精品养殖模式,主打生态牌、质量牌。”园区负责人钱立荣说。
秋风起,蟹脚痒。东山镇于数年之后又将迎来大闸蟹丰收的喜悦场景。据钱立荣介绍,从长势来看,园区今年第一年产出即是精品,预计可产大闸蟹18万斤、清虾3.5万斤、太湖1号虾2万斤,总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,明年产值还将翻倍。产品主要销往周边省市的高端餐饮、礼品市场,部分在东山本地市场消化。
在东山镇现代渔业高标准示范园中,还有一个80亩的“太湖三白种质资源保育基地”即将开工。该项目由江苏省太湖渔管办、吴中区农业农村局、东山镇及东山精密四方合作,汇聚各方在资金、资源、人才、政策、技术等方面优势,收集、整理和保存太湖三白及太湖名优水产品活体种质资源,逐步开展繁育并进行增殖放流,持续探索推进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翻乐股,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雁 光明网记者姬尊雨)
纯旭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